<
t8b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血淬中华 > 第16章
    “大哥,菱儿和芳儿这几日越发的不象话了,每日里早出晚归,弄得人为她们牵肠挂肚,这个秋瑾真的有那么大魅力吗?”李九杲有些不满的说道。

    冯华笑了笑:“四弟,如果没有魅力,你想这两个心比天高的小丫头会如此推崇一个人吗?而且,这些日子也确实憋得她们够戗,现在好容易结交了一个异常谈的来的朋友,当然会如此兴奋啦!不过,回来也要提醒他们一句,关于义勇军的一些军事秘密还要注意保密,别什么都说了。”

    又是戌时末,贺菱儿和龚芳才姗姗归来。冯华皱了皱眉头,对二人温声说道:“菱儿、芳儿,虽说你们与新结识的秋姐姐异常投缘,可也不能总是如此晚才回来吧?”

    两个人先是略带歉意地看了看冯华,然后脸上又都显现出一丝余怒未消的表情。“冯大哥,对不起,又回来晚了。不过,这一次我们可是情有可原,秋姐姐的那个丈夫王廷钧真是太不象话了。”心直口快的贺菱儿率先恨恨地说道。

    “是呀!真没想到像秋姐姐这么出色的女子竟然嫁给了一个如此胸无大志、小肚鸡肠、庸俗自私的无耻之徒。”龚芳也在一旁说出了一堆鄙视之词。

    虽然早就知道秋瑾的婚姻不幸福,可是此刻一听贺菱儿和龚芳提起这个问题,冯华的心中还是泛起了一阵不安。“你们俩就别生气了,赶快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冯华表情平静地催促着贺菱儿与龚芳。

    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贺菱儿娓娓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十一章何处觅知音

    雨仍然在绵绵密密地下着,丝毫都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一阵阵急促的冷风不时从街角屋檐下斜吹而过,带起一片细密的雨丝,也将路上行人的雨伞吹得东倒西歪,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这场连绵细雨虽然对于久旱的庄稼来说不啻为一场“及时雨”,可却也让整个北京城变成了一个“烂泥塘”。

    清代北京城里的街道绝大部分都是黄土路,只有王府井大街,东单、西单、鼓楼大街是石渣路,前门、打磨厂和西河沿地区是缸砖或石板路。铺路用的黄土既松散又干燥,马路上面常有很厚的一层浮土,刮风时常常是黄土漫天飞扬,甚至整个天空都变成了一片黄色。北京地区干旱少雨,可一旦下起雨来,黄土路就和成了稀泥,老北京人常说的“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就是对老北京街道、胡同的真实描绘。

    斜风细雨,道路湿滑,让位于前门大街以西、大栅栏以北的“老福记”酒馆也因此冷清了许多,时近中午亦只不过零散地坐着四五个人。依旧是一身书生打扮的秋瑾此刻正静静地坐在靠近角落、临窗的一条板凳上,面前用朱红油漆漆过的大缸盖上摆着一壶绍兴黄酒和几碟儿豆腐干、酥鱼之类的小菜儿。

    身为浙江绍兴人的秋瑾以前在年节喜庆的时候也曾多次喝过黄酒,可是这一次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以前家乡美酒的那种醇厚甘美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浓浓郁郁、挥之不去的苦涩与酸愁。那无忧无虑、轻松快乐的童年时光,如今竟显得那么遥不可及;自己儿时立下的“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以及“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的雄心壮志难道终要成为一句空话吗?自己以缠足之身习武弄剑练就的这身不逊男儿的本领,还有可能再派上用场吗?

    “酒入愁肠愁更愁”,随着秋瑾再次喝了一大口酒,她的头微微有些发晕,心中的苦闷也愈发沉重起来:自己当初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结成的这段婚姻,真的是一丝一毫乐趣都没有,痛苦的婚姻生活就犹如一条欢畅奔腾的激流被婚姻的堤坝禁锢成一潭死水,又如一只欢乐的小鸟被困于樊笼而每日哀鸣。自己的丈夫王廷钧表面看起来面目俊秀、潇洒风流,而且还颇有文名,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胸无大志,只知吃喝玩乐、随波逐流的庸碌无能之人。自己的苦闷又有谁能理解呢?虽然在写给大哥的信中曾说过“吾以为天下最苦最痛之无可千语者,惟妹耳……妹如得佳偶,互相切磋,学业当能日益精进,他日必当出人头地,为我父母兄弟增光也。奈何遇人不贤,非但无所受益,而反以终日之气恼伤神"的话语,可是毕竟也只能说说罢了,根本就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

    风更急了,雨下得也更密了。虽说前门一带的石板路并不算太泥泞,可路上的行人仍然非常的稀少。随着又一阵疾风猛雨,三个打着雨伞、衣衫下摆已经湿透的行人狼狈地躲入了“老福记”酒馆。

    好容易看到有客人上门,酒馆的掌柜连忙赶上前一步招呼道:“三位爷,门口风大雨急,您几位赶快里边儿请!”

    当先的那个极为英武的青年先是收起不停滴着水的雨伞,然后扭头对另一个身材略高、而且更加俊朗不凡的年轻人说道:“子夏,今日偶遇,本想请你至舍下一叙,谁想风雨竟然如此之大。如果不嫌此地简陋,我们不如就在这个小酒馆中聚聚如何?”

    冯华点点头:“雨天小酌更添情趣,但凭复生兄安排。”说罢,慢慢打量起酒馆中的布置来。

    “老福记”在酒馆中算是大一些的,共有三间门脸。进门后迎面是个酒柜,柜台上放着如煮花生、豆腐干、拌豆腐丝、拌粉皮、芥末墩、香椿豆、辣白菜、松花蛋、酥鱼和炸虾之类的下酒菜。柜台外边的店堂里并没有像通常饭馆那样摆放桌子,而是摆着许多大酒缸,缸上盖着用朱红油漆漆过的大缸盖,以之作为酒客们饮酒的桌子。

    酒馆独特的布局、异样的情调,再配合上外面哗哗啦啦的雨声,让冯华也不禁来了兴致,一瞬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和朋友们在下雨天到路边小饭馆浅斟慢饮的悠闲日子。

    点了几个小菜,又要了一小坛儿花雕后,冯华、谭嗣同以及一直紧跟在两人身后的师中吉,在靠近门口的一个大酒缸前坐了下来。

    谭嗣同率先端起酒碗对冯华说道:“子夏,自那日与你相会之后,我思前想后考虑了许多,深感你的那些观点见识精深,非常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总想重新寻个机会与你再探讨一番,不想今日却在路上偶遇,真是幸甚幸甚啊!来,让我们同干此杯。”

    深有同感地点点头,冯华举起酒碗同谭嗣同、师中吉一碰说道:“复生兄,冯华与你亦是一见如故,兄之气度、学问、见识皆让吾佩服不已,与兄再次把臂长谈同样是冯华心之所愿,今日路遇正可一了此心事。来,干杯!”说罢,一口气将碗中的酒喝了下去。

    冯华与谭嗣同的相逢很是巧合,两个人皆是寻人不遇,待要回去时却意外见了面。这段雨天巧遇的原委还得从秋瑾那里说起。

    昨天早上,秋瑾的丈夫王廷钧吩咐秋瑾备宴请客,可谁知他自己却一大早就外出吃酒去了,直到中午过了都没回来。正当秋瑾苦恼烦闷之时,恰巧贺菱儿和龚芳又来看她了,为了散心三个人决定女扮男装到戏园看戏。可没成想看完戏刚回到家里,王廷钧就冲过来打了秋瑾一个耳光,羞愤不已的秋瑾于是愤然离家住进了前门外的泰顺客栈。而贺菱儿与龚芳在气愤之余,邀请秋瑾搬过来与她们一起住,可苦口婆心劝说了半天,仍被秋瑾婉言予以谢绝。二人原本也是自作主张,并不知冯华与李九杲是否同意,因此也就暂时作罢。

    今天早上,虽然天下起了雨,道路泥泞难行,但贺菱儿和龚芳在征得冯华同意之后,还是准备再劝说一下秋瑾。由于担心路不好走,又怕贺菱儿她们有什么意外,而且冯华心中也隐隐地想再见见秋瑾,于是他就让刘三儿备了马车,和李九杲一同陪着贺菱儿和龚芳前去找秋瑾。谁知到达泰顺客栈后,他们却扑了一个空。听茶房说秋公子并没有退房,只是在不久前冒雨出门而去。

    正当几个人进退两难之际,忽然碰到谭嗣同带着师中吉从旁边经过,一问才知道他们亦是访友不遇正准备回去。路上与冯华偶遇,让谭嗣同非常兴奋,坚决邀请冯华再次到他的“莽苍苍斋”一聚。贺菱儿和龚芳由于前去不方便,并且依然还惦记着秋瑾的情况,因此冯华只得让李九杲陪着她们先回去。李九杲虽然不太放心冯华的安危,但看到大哥对谭嗣同一副异常信任的样子,又知道师中吉也是一个身怀绝技的高手,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匆匆带着贺菱儿和龚芳乘马车离去了。

    位于宣武门外的浏阳会馆离前门并不远,谭嗣同他们出门时没有坐车。三个人本打算溜达着回去,可谁知风雨却是一阵紧过一阵,没奈何他们只得躲进了位于路边不远处的“老福记”酒馆。

    冯华他们三人一进酒馆,坐在角落里的秋瑾就注意到了,对于冯华,秋瑾心中一直有着一股自己也说不明白的感觉。那天在张家湾码头,秋瑾一时心醉港口落日的迷人景色,禁不住脱口吟出了两句诗,却恰巧被旁边船上的冯华听了去。冯华那俊朗、坚毅的外表,清朗、睿智的目光一下子就给秋瑾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毕竟是萍水相逢,此事很快就被秋瑾抛到了脑后。丈夫到京后,整天忙着请客送礼、到处应酬,根本就顾不上她,她也乐得轻松自在,经常女伴男装出去闲逛。

    五月的京城正是多事之秋,中国的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国家形势的异常危急都让秋瑾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尤其是“公车上书”慷慨悲壮的场景更是让她热血沸腾,心中再次升腾起了那已经有些淡漠的雄心壮志。